当前位置: 首页 > 公路建养 > 公路建设
 
汨罗公路话辉煌
编稿时间: 2017-10-10 23:15 来源: 汨罗市公路局
 

汨罗这个地方可以说因江得名、因人闻名、因路出名。美丽的汨罗江,发源于江西修水,从平江浯口入境,流经长乐、天井、红花、新市、城关归义、屈子祠、白塘、磊石进湘江入洞庭。她不仅养育了汨江两岸的人民,而且是“湖广熟、天下足”有名的鱼米之乡;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大夫屈原因忧国忧民怀沙沉于汨罗江,于是闻名海内外的汨罗“端午源头、龙舟故里”的传统习俗又赋予了崇尚爱国的情怀;“粤汉铁路”蜚声近代,民国元年开始酝酿建造的“粤汉铁路”,终于在1918年首段武昌至长沙段建成通车 ,并在汨罗江畔的铁路桥头设立了汨罗火车站。而汨罗公路的起步却是从新中国建立后和1966年汨罗从湘阴县分县而治开始的。那时的汨罗县仅有两段国道、8条县道。所谓的国县道也只是四级公路,而且全部为沙路。汨罗公路的真正辉煌要数改革开放和1988年汨罗县改市以来三十多年的大发展。至2017年汨罗全市境内共有高速公路2条、国道2条、省道3条、县道19条,乡道127条。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里程3597.9Km,按汨罗市总面积1670Km2计,平均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2.15km,汨罗市可称上是公路交通强市。

三条路见证三段发展史

在汨罗公路发展史上,有这样三条路见证了汨罗公路的发展史。

一是公路起步阶段横跨东西的省道S308

S308线(原1809平益线),是平江至益阳途经汨罗、湘阴的省道。在汨罗境内东接平江伍市,经汨罗新市、城郊、城关、古培、汨罗镇的汨南村,西与湘阴县牌楼峰接界。此线路基修建于1958~1960年,1966年铺装沙石路面,建成通车。1973年至1975年分两次改造成沥青路面。1985年为避开汨罗县的老城区交通拥堵,由省交通厅投资在汨罗县城南侧修一段从双塘至燎家山3.1Km宽15米过境公路,并在京广铁路复线上修建一座宽18米 的上跨铁路的公路跨线立交桥,1989年配套加固铺装了7米宽的沥青路面, 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境老城区堵车的局面。1996年3月,汨罗市委、市政府为适用改革开放和发展汨罗经济需要,决定对1809线新市镇至城区双塘段8.56Km进行拓宽改造,按城市公路两用的城市一级主干线双向六车道建设,双向隔离式行车道、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中间设立绿化隔离带。汨新一级公路1999年建成通车,大大的提升了汨罗的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大大的提升了汨罗城市形象,极大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发展速度。

二是分步提级纵贯南北的G107国道

G107国道汨罗境内从1958年开始,沿解放前的古驿道为走向修建,至1961年10月竣工。全部改造修建中,有三次走向变更。第一次是1958年修路起至1970年长沙至岳阳经汨罗窑州河经过人力船渡到京古塘,经天井、长乐、古仑、智峰、三江、至岳阳安仙桥接界。此时路面为砂石路,境内长90.26Km。第二次拓宽取直改造是1970年由国家投资在汨江新市老镇新建了新市公路大桥(现名为新市老大桥)1970年开工,1971年竣工。在罗江上修建红花铁门坎大桥(1968年建成),长沙经汨罗去岳阳,绕开了归义、红花、天井、长乐、古仑、智峰、三江,大大缩短了往返里程23.06Km。同时汨罗境内主线改为三级沥青表处渣油路面,境内全长67.2km。第三次改造是1987年107国道被列入到亚洲地区道路网的洲际公路,得以规划拓宽改造提级、部分线路改线,重新按照汽-20级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修建,在原桥位上、下游分别新建了新市大桥和铁门坎大桥,全部为桩柱式桥墩的T形梁桥。提高了道路和桥梁荷载等级,路面全部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汨罗境内全长62.88km。经几年运行后因交通繁重,路面由沥青混凝土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汨罗境内的G107国道从修建、改造、提级,带动了沿线弼时、李家段、黄柏、铜盆、新市、红花、黄市、大荆等8个乡镇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铜盆家俱”、“大荆西瓜”、“长乐甜酒”、“加华牛肉”、“盁田米业”、“龙舟机械”“循环经济”等大批汨罗品牌,见证了汨罗经济腾飞、人民生活的改善。

三是一次建成通车的南北西线的省道S201

S201线是1993年报省交通厅批准的《汨罗市三十年公路网规划》的“三纵”之一。规划南起长沙市望城县,经汨罗市、岳阳县北接岳阳市湖滨开发区 。修建S201省道对改善江北桃林、范家园、楚塘等8个乡镇 交通落后局面和经济发展环境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汨罗前往岳阳,提供了便捷通道。一期工程省交通厅2007年6月批准S201省道立项建设,汨罗城区至岳阳县黄沙街直达岳阳。汨罗市境内规划路线长11.74km,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包括新建876米长15.5米宽的汨罗江大桥一座,投资1.5亿元。该工程于2008年全线开工,2010年全线一次建成竣工通车。在汨罗公路交通建设史无论是建设标准、投资规模、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上,都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2年S201二期工程向南延伸开工,2016竣工通车,对改善高坊、川山、白水、古培、汨罗等沿线乡镇经济发展环境和汨罗出行长沙提供了便捷通道。G240岳阳县至湘阴段拓改工程为岳阳市“十三五”开篇重点工程,G240岳阳段将在原S308和S201基础上拓改,由原S201岳汨公路和S308汨罗至湘阴公路组成,线路全长63.68千米,全线改造为一级公路,路基宽度25.5米,路面行车道宽度22米,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于2017年10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汨罗交通条件。

当然汨罗公路远不只这些,京珠高速公路也算得上现代化的象征,但真正改变汨罗交通面貌的非这三条公路莫属。

投资多元化,促进了公路提级升质

省道S308(原1809线)汨罗城区段汨罗至新市,8.56km路段,共投资7939万元,其中省厅投资1980万元,其余资金是汨罗市举全市之力,开创了省市共同投资改造公路的先例。这在当时县级城市中率先建成了一段一级城市公路主干道,汨新一级公路的建成通车,有力地推动了汨罗市公路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

县道砂改油项目京大线,京古塘至三江段,改造项目里程30km,路段沿线有红花、天井、长乐、智峰、三江五个乡镇,采取两头抬的投资政策,由乡镇每公里出资10万元,公路部门每公里出资20万元, 由于沿线乡镇和群众大力支持配合,该线在1995年就实现了全线砂改油,这在全省县级公路砂改油项目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京大线的路面改造,对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取得良好效果。

通乡油路改建,是在2003年全国启动“县际公路及县到乡公路改造”中,国家政策给予的支持。路面造价40万元中,国家投资30万元,省补7万,市补2万,县补1万,路面由公路部门实施改建。路基改造由当地乡镇组织投工投劳投料,公路部门指导。这种改造建设模式简称为“政府路基、部门路面”。至2007年全市19条县道334.6km全部改造成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2012年开工2016年完工的十古公路(原京大线)极大地提升了汨罗公路的路网质量和路网服务水平。

取消收费站,回归了公路的公益服务功能

为适应养路费、通行费、财税体制的改革,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是国务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一项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重大举措,有效解决和化解了征费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和收费公路规模过大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解决了政府还贷性二级公路收费还贷难的问题,使普通公路建设和发展工作能够重新轻装上阵。突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这一核心,体现了普通公路的基础公益性,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便捷出行和货物运输。为了让二级以下公路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2009年5月1日汨罗境内的G107国道大荆收费站以及S308省道神仙塘收费站,相继撤销。使汨罗境内公路除京珠高速外,全部实现无收费公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呈现出“车通货畅人欢政稳”的和谐局面。

锦上添花,十三五发展更辉煌

如今的汨罗可在境内上京珠、岳望高速公路和京广高速铁路,见证了汨罗进入现代化的新时代。国家出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汨罗将更快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株潭城市群。十三五公路的规划实施建设又将拉开序目。随着京珠复线岳望高速的复工建设、G240(S201北线更名并连接湘阴,提质改造成一级公路)的建设通车,2017年3月13日开工的G536汨罗段(汨罗市境内全长12.707m,起于汨罗市新市镇河内屋,对接拟建的G536线平江县青冲至伍市公路,往西与G107线平交后,经合新村,至石燕坡下穿武广客运专线,再经塘冲、杨柳坪、古培,于方家街上跨京广铁路后,止于蔡屋章,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4.5m, 路面宽23m,总投资3亿多元),和S201对接长沙望城等交通项目的落地,将大大加快汨罗公路建设现代化的步伐。随着国家投入和财税体改革的深化,必将创造汨罗公路新的辉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