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同意,近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三部门联合印发了《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部署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相关工作。现就《行动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行动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合力攻坚克难,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农村公路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今年7月,《农村公路条例》颁布出台,将“四好农村路”经验、做法、要求以法规形式固化下来,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二、《行动方案》目标是什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人口将持续向城镇转移,城乡格局、乡村形态将持续发生变化,农村公路增量建设总体放缓。另一方面,农村公路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总体偏低,急弯陡坡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和危桥数量还较多,基层管养能力有待提升,存量更新提升改造的空间还很大。农村公路发展逐步进入增量精准有序建设与存量更新提质增效并重的新阶段。
为适应农村公路发展新形势,《行动方案》明确了两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30万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改造危旧桥梁9000座,建制村通公交率达55%以上;到2035年建成“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有效、运输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三、《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农村公路路网质量提升,有哪些举措?
农村公路发展要顺应农村发展趋势和农民群众需求,结合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发展重点和时序,合理确定规模和标准。《行动方案》围绕持续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网提出了工作任务。
一是做优增量。对于农村公路承担骨干路网功能区域,要结合实际按照三级及以上等级技术标准,加快推进乡镇及主要经济节点对外快速骨干农村公路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动乡镇对外双通道建设。
二是优化存量。加快推进建制村通等级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实施老旧公路改造以及过窄农村公路拓宽改造或错车道建设。
三是统筹衔接。统筹规划和实施农村公路穿村路段兼顾村内主干道功能的工程项目,加强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城市道路、村内道路等道路以及其他运输方式衔接,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推动农村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四、《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农村公路安全提升行动,主要有哪些举措?
安全是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行动方案》围绕加强农村交通安全保障提出了相关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本质安全。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实现危桥动态处治。以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路段
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开展事故易发多发平交路口安全改造。
二是强化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以及“三同时”制度,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升业务履职能力。
三是强化防灾减灾。结合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有序推进灾害频发区域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提升,统筹好农村公路新改建与灾后恢复重建,增强农村公路网络韧性。
四是强化运营安全。规范和优化乡道、村道限高限宽设施设置、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引导,强化基层交通运输执法力量和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大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和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力度,多措并举提升道路运输安全水平
五、《行动方案》部署实施运输提升行动,提出了哪些举措?
农村公路承担着城乡人员流动、货物流通的重要功能,要适应农村运输需求变化,增强农村运输服务供给的适配性。《行动方案》聚焦提升农村运输服务品质提出了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综合采用城市公交延伸、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等模式加快城乡客运公交化进程,为群众出行提供更为便捷普惠的客运服务。
二是让城乡物流更加畅通。推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型,畅通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健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能力,促进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
三是加快推进新业态发展。积极探索农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运输方式和业态发展,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六、对提升农村公路治理能力,《行动方案》提出了哪些举措?
高效能治理是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行动方案》围绕持续提高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提出了具体举措。
一是注重责任落实。进一步压实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规范完善农村公路路长制长效运行机制,发挥好各级路长在破解农村公路发展难题中的作用。
二是注重数字赋能。健全完善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检评长效机制,推动具备条件的路段自动化检测实现“一年一检”,深化检评数据决策分析应用,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科学养护水平。扎实开展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好各类数据,探索构建农村公路治理新模式。
七、在提升出行服务方面,《行动方案》作出了哪两个方面的举措?
农村公路建好是基础,管护好是保障,要坚决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行动方案》提出了相关任务举措。
一是加大养护工作力度。健全责任清晰、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制,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日常养护,推进预防性养护,科学安排修复性养护,加快推进次、差路段整治提升,有效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
二是强化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因地制宜开展步道、自行车道等农村公路慢性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利用农村客货场站、养护道班以及农村公路路侧闲置场地资源,完善农村交通驿站、客运停靠点、停车区、观景台等设施。
三是推动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积极引导农村公路沿线乡镇加快补齐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
八、《行动方案》在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方面作了哪些安排?
农村公路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先行作用。聚焦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方案》提出了有关工作要求。
一是更好服务和美乡村建设。积极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洁化、绿化、美化。推动农村公路与历史风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强化承担村镇主干道功能的农村公路与供排水、管线、人行道等衔接。
二是全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针对不同产业形态和需求,合理规划农村公路发展,推动交旅、交能融合,鼓励各地探索推进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统筹发展、增设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农村公路间的便捷通道等新模式。
三是积极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管护领域扩大“以工代赈”规模,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最大程度吸纳当地群众务工。
九、为助力“八大提升行动”落地实施,提出了哪些政策保障?
《行动方案》从资金保障、投资模式创新、工作统筹、法规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四个方面,提出了四项政策保障措施:
一是中央财政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四好农村路”发展。各省份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本省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各地可继续安排政府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农村公路项目建设。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社会力量合法合规参与农村公路发展,探索加大对农村公路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探索差异化贷款模式,并采用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鼓励依法采取出让农村路网沿线相关资源开发权、相关产业经营权等方式,多方筹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
三是加强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农村公路的土地和空间利用布局、结构和规模。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做好农村公路项目用地、用林、用草保障,提高洪评、环评、水土保持等审批效能。推广“路林共建”模式,有序开展防火巡护道与农村公路共同建设。
四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有关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配套支持政策,健全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地方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来源:交通运输部公路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