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纪检监察
 
基层公路部门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思考
编稿时间: 2014-12-11 09:24 来源: 岳阳市公路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事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公路系统建设和养护事业正处在改革发展时期,并将逐步走向市场化。目前基层公路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不配套,如果党员干部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就会有滋生贪污腐败的土壤。要做好基层公路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打造“阳光公路”,必须先意识到腐败滋生不仅仅是个人一时贪念,更是整个管理体制不完善的衍生产物。因此,反腐倡廉工作不但要从思想上加强学习,增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而要根据基层公路部门的实际完善配套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内涵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是基层公路部门实施反腐倡廉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执行力提高的基础。它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理论性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它在整个惩防体系中占据最高层次,具有制度建设的规范和导向作用,主要以中共中央文件或党的主要领导人专题讲话形式部署和指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执行反腐倡廉工作,从理论上、实践上推动全党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展的深入。

二是部署性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它在整个惩防体系中占据主要层次,具有制度建设的部署和指导作用,以省市级党委、政府文件形式通知要求有关机关、部门和基层党委、政府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或落实反腐倡廉主题活动,从文件中、活动中拓宽惩防体系建设的领域,传达反腐倡廉有关精神和要求。如中共岳阳市纪委出台《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省交通厅《关于印发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十项禁令”的通知》、《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关于禁止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从事与职权有关经营活动的规定》等。

三是实践性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它在整个惩防体系中占据执行层次,具有制度建设的延伸和细化作用。主要针对公路工作实际和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制定和规范有关廉政工作制度、责任分工和廉政监督方面的制度和活动实施方案,从细节上、源头上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使权力公开、透明、务实、高效行使,有效控制廉政建设危险源。如市公路局有关党风靡政建设文件、制度、规定。   各基层公路单位重要情况通报、物资采购、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廉洁承诺、作风建设、行为规范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

二、反腐倡廉必须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腐败现象归根结底是属于人为因素,要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做到防微杜渐,必须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灵魂深处刻上拒腐防变的烙印。

(一)反腐倡廉,领导以身作则,责无旁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意为权者必须身正行直,公正廉洁,才能服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下属做好廉洁自省、公正公平的好榜样,而是做足表面功夫,敷衍了事,表面上清廉自诩,背地里却中饱私囊,就将逐步失去下属和群众的信任,甚至如同案例中的落网高官,不仅自己身受牢狱之惩,更是牵涉出一批贪污腐败的“追随者”。因此,基层公路部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以及掌握大大小小实权的管理人员更应当正确对待事业、责任和权力。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对待权力要有如履薄冰的精神,要慎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职工群众谋利益上。在日常工作中严于自律、公道正派、洁身自好,清廉自守,时刻清醒认识自己的权力是谁赋予,要把组织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永葆公仆本色。

(二)拒腐防变,党员干部必须坚定信念,带头表率

每一名党员在入党的时候,都曾经举手握拳,在神圣的红旗下宣读庄严的入党誓词。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无利不往,各种金钱权力欲望等腐败不断侵蚀着少数党员的思想和观念,使其将当年的誓词排诸脑后,抵御不住各种诱惑,逐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令人痛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时刻清醒的认识到身上担负的历史使命,牢记党与人民赋予自己的义务和职责,坚决遵守党章,增强对拒腐防变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断增强政治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思想改造,树立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权利观,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自重、自律、自警,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为反腐倡廉工作起到带头表率作用。

(三)杜绝腐败,长期坚持做好反腐倡廉教育工作

要从思想上杜绝腐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不仅要做到由上而下,层层落实,而且需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首先要把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纳入公路宣传教育的总体规划,与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任用等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工作与以人为本的核心作用。其次是建立长期有效的宣传教育体系,保证教育的经常性、连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做到逢会必讲,使全体公路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明确各自岗位工作职责,增强爱岗敬业的奉献意识,真实体现公路行业“铺路石”精神的内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做到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再次要开展全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各单位主要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讲一次廉政党课,公路网站开辟反腐倡廉专栏,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公路廉政文化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观念和制度意识,防微杜渐的自觉接受监督,使预防腐败工作更有成效。

三、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从本源抓起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传递出的一种决心,这也从根本上阐述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核心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制约权力,从本源抓起,消除贪污腐败滋生的土壤。

(一)规范制度建设,加强执行力度

规范制度建设是当前反腐倡廉形势发展提出的重要任务,基层公路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制度,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反腐倡廉建设。一要紧密结合公路部门的工作实际,吸取经验教训,摒弃旧观念,开创新思路,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二要做好对现有制度的完善、清理工作,过时的要及时清理更新,有缺陷的要及时完善;三要加强预防制度建设,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应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系统,防止利益冲突,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四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再好的制度执行不到位,也只是一纸空文。一旦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就必须由上而下彻底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形成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体系。

(二)制约权力,减少腐败风险

腐败,其实就是由于权力过于集中,掌权者可分配资源过剩所造成的。权力是影响、支配、控制他人的能力,它来源于权利。当大多数人的权利掌握在少数人的权力手中时,必然会造成少数人手里可分配的资源过剩,如果用权不公开,就容易被滥用,甚至权驾于法,滋生腐败。历史的经验证明,无论采取何种反腐败策略,权力制约始终是反腐败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要做到制约权力,一是要从制度上分权,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体制各自分离,相互制约。当前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由公路主体部门负责的工程项目,负责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与事业单位是同一主体,尚未完全形成执行和监督的分权体制,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容易产生腐败;二是权力公开,包括公路信息公开、规划建设公开、财政收支公开、离任审计公开、干部考察公开等,通过行使群众的知情权来监督和约束掌权者的权力。这也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

(三)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群众监督举报体系

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形成健全完善的监督制度,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化的关键。完善的监督制度,既能保障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又能保证权力的授予和运行受到必要的监督和制约。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公路系统反腐倡廉建设,避免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成为腐败的滋生地,首先要围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转包分包、物资采购、资金拨付和设计变更等关键环节,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推行廉政合同制、重点工程纪检监察派驻制,规范和完善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及举报投诉处理机制,打造“阳光工程”。同时,确保监管到位,启动由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等组成的“立体”监督举报系统。

    目前,公路系统的反腐倡廉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法制化水平还不高。因此,我们要清醒看到当前反腐败工作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加强以“规范制度和制约权力为核心”的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公路事业科学快速发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公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