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关心下一代
 
德育在我家
编稿时间: 2014-02-17 10:44 来源: 岳阳市公路局
 

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由此可见,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能出类拔萃、出人头地。但是家长的期望越大,孩子的压力就越大、越容易造成叛逆,家长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首先引导他成人,其次才能成才。下面谈谈自己教育孩子的几点亲身感受:

一、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我们的家很温馨和美,夫妻恩爱,我想这是给儿子创造的最佳成长环境。一到节假日,我们便带着儿子看望他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时还嘱咐他给老人常打电话请安问好,从潜移默化中让他知道“百善孝为先”的朴素道理。当然,孝心教育还只是其一,培养孩子上进、诚实、正直、勇敢等良好品德更是不可或缺。在这一点上,他的父亲可谓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检察官,孩子爸爸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是十分佩服父亲、特别敬仰父亲的事业。孩子父亲常常提醒我高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大,他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办案过程中接触过很多天资聪颖的孩子在这个阶段走上了犯罪道路,很痛心、很可惜。家长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要认为只要让孩子呷饱穿暖就可以了,这个阶段他们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需要精神支柱,需要一个引路人。在孩子面前要多通过自己的行为暗示他,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我们从不在家打牌、从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从不议论消极的事情。孩子爸爸为了陪孩子学习,选择了国家最难的二门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当他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后,孩子投以敬佩的眼光,这给了孩子很大的鼓舞。因为父亲的榜样作用,儿子也培养了爱学习的好习惯,终于顺利考进了市一中。

二、注重爱心教育。如今的孩子得到了特别多的关注与爱,许多都养成了“小皇帝”,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如何付出。为此,我们给孩子进行了积极、耐心地引导。小时候在街边看到可怜的乞讨者,我总是鼓励孩子去献爱心、表善意。平时周末也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慰问福利院孤儿、义务清扫街道等等。去年在学校举行的“汉藏学生手拉手”活动中,儿子回家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和他父亲全力支持,并告诉他“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能帮助别人、你会收获快乐。于是藏族小孩永青达杰来到了我们家,成为了儿子很好的小伙伴。记得去年寒假的一天,儿子去补习物理,永青自告奋勇作陪。儿子劝他一起去听课,因为课程不同步,永青选择在寒风中的院子里等了三个小时,回来时全身冻得瑟瑟发抖,我一阵心酸、赶紧开大火炉,儿子也随即把自己的毛衣翻出来给他加上,还恳请我帮他去买新衣服。第二天,儿子选择留在家里学习,我和爱人带着永青逛街,一路上永青和我说笑着他的家乡、他的学习,甚是亲切。近一年的接触,永青也和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情谊,今年开学还特别给我带来了西藏的珍贵礼物,儿子开心之余也深深体会到了“善心结善缘”的道理。

三、注重感恩教育。中华民族是个感恩的民族,自古就有“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优良传统。我们从小就教孩子说“谢谢”,谢谢虽单纯平实却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有时候,一句“谢谢”是说不尽的盛意,道不完的感恩。去年暑假的一天,儿子小学一年级的尹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说儿子带着鲜花去看了她,她既开心又激动、热泪盈眶。儿子的这些举动我并不知情,但是那一刻我真是欣慰无比。因为儿子心中已经播下了感恩的种子,拥有了感恩的心。

四、注重劳动教育。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让孩子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中磨炼孩子意志,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节约和珍惜。平时,我们要求儿子生活必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依赖于父母。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也要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去年军训,儿子就表现得极为优秀,独立生活能力可见一斑。今年暑假更是让我刮目相看,一到下午5点,儿子的电话一定会准时响起,“妈妈,你回来吃饭吗?我要煮饭了。”小小儿子让我倍感温暖与自豪。

五、注重沟通交流。现在的孩子比家长更易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更开放。尤其是高中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他的尊严。作为家长不能总是以长辈的口气发号施令,你必须干什么,你不能干什么,这样孩子们会非常反感。家长应该把自己摆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少用或不用命令口气,多用商量口气。我们家教育孩子是这样的:做任何事先由他作出安排,然后家长再提意见。这样有助于他今后的独立生活。我们和儿子说话的口气是:这个事你这样做可以吗?这样孩子比较易于接受家长的意见,孩子也学会了尊重他人。

总之,我认为,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向上、开朗、能立足社会的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品德教育比分数更重要。这个时候是孩子心理塑造定型期,我们更要投入心思和精力引导好孩子的成长,这是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德育在我家一定会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物供站   方欣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