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路文化
 
十五载风雨“献血”路 写就公路人大爱无言歌
-- ——记岳阳市2014年“最美献血者”周保国
编稿时间: 2014-10-15 15:21 来源: 物资供应站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路人,在岳阳市公路局物资供应站一线默默无闻工作已30年。然而,他更吸引人的是他不平凡的献血经历。十五年间,共计献血68次共计75200毫升,等于将自身的血液换了15次,是岳阳市无偿献血第一人。2012年他被评为岳阳市无偿献血“十佳”志愿者,2014年更是获评岳阳市“最美献血者”。他就是公路好人:周保国。

懵懵懂懂开始第一次献血

偏胖、不善言辞、有些木讷是周保国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过谈起他十五载漫漫献血路,他还是能带着一脸轻松娓娓道来。

周保国第一次献血是在1999年。作为一个普通的公路人,他并不了解献血的知识,只是简单地想去做点好事,所以他说是懵懵懂懂的去了,真正要亲身上阵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发怵。

当时岳阳市的无偿献血活动还不活跃,血液基本来源于分配到各单位的有组织的集体献血,所以人们对无偿献血还比较陌生。1999年10月的一天,一辆献血车停在了五里牌心连心超市的马路上,周保国看到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上前咨询,在听到医生说可以救人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捋起了衣袖,第一次就献血400CC。

无偿献血他一直在坚持

从那伊始,周保国同志无偿献血至今已坚持十五年。早在2006年,周保国就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0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2年再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并于2013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称号。

当我们问到为何坚持长期无偿献血的时候,周保国总是憨憨一笑:“很多人认为,经常无偿献血的爱心人都是靠‘坚持’,但我却真切的感受到,献血行为确实能为别人带来帮助,所以我是自发自愿参加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的,帮助别人就能收获快乐。”多么朴实的回答。

周保国的十五年献血之路虽然得到了朋友和父母家人的支持,但是却并没有得到他妻子的认可。或许妻子认为这是一种“傻大冒”的行为吧?加之保国又不善言辞、不会解释,结果夫妻最后不得已离异。20岁的女儿因为父母不和,过早地辍学在家。说起这些,我们看到的是他眼神里的无奈。但是即便这样,却依然没有改变他的初衷,他把他业余时间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献血服务中。

在完成单位工作的同时,周保国还作为我市无偿献血的核心志愿者,长期服务在无偿献血工作第一线,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和宣传招募工作。至2013年底已累计服务工时3026小时,达到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水平。他一直秉承“多用时间做志愿,多献爱心助他人”的精神,在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帮助他人,与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的同仁们一起,在为无偿献血事业付出的同时,还多次捐款帮助残障儿童和孤寡老人。

公路人也是一个社会责任者

周保国1983年12月参加工作后一直服务在物资供应站的各生产一线,无论是在大发炼油车间担任锅炉操作工还是在湘路物业公司担任值班员、保洁员,他从来都是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大会小会从不发言,从来不讲价钱和条件。爱心奉献更是实实在在,他在自己无偿献血的同时还带动身边的亲友一起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他的潜意识里始终坚定地认为:公路人也是一个社会责任者。

2010年5月,通过周保国同志牵线搭桥、宣传发动,物资供应站组织了一次全员参与的义务献血活动,大家踊跃捐出爱心,积极展现了公路人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精神,并被评为该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单位。

十五载风雨“献血“路,写就公路人大爱无言歌!周保国告诉我们,大家都在讲精神文明,其实献血就是一个公民素质提高的表现。他说他只想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通过血管让我们血脉相连,将我们的爱心传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