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岳阳公路建设发展如雨后春笋,一条条公路像纽带般、把中国连在一起,把城乡连在一起,多姿多彩;一座座桥梁宛如彩虹般横卧在蛛网交错的河流湖泊之间,自然和谐。
这就是如今的岳阳公路。经过几十年的变革和发展,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开放已36年了,公路的基本状况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岳阳公路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砂路改油路、油路改水泥路,到本世纪初的通乡公路建设,到近十年的干线公路改造,岳阳公路一直与时俱进,紧随时代的节奏谱写着公路之歌。
1979年10月,岳平公路(原省道1834线)湾头大桥开工建设
1983年,岳平公路砂改油
1989年,最江线砂改油
1991年,南北大动脉G107国道建成通车
1997年,平修公路(原省道1853线)砂改油
2001年,洞庭湖大桥建成通车
2009年,干线改造工程G106国道建成通车
………
这一组组数字,象洞庭湖的浪花在秀美的岳阳大地上流动、延伸,悄然改变着岳阳公路。下面用两张公路统计数据表,来证明岳阳公路的迅速发展:
1978年和2014年岳阳公路里程及等级情况表
年份
|
公路总里程(公里)
|
按技术等级分
|
按路面等级分
|
等级公路
|
等外
|
铺装路面
|
未铺装路面
|
高速
|
一级及二级
|
三级
|
四级
|
砼和沥青砼(高级)
|
简易铺装(次高级)
|
中级
|
低级及无路面
|
1978
|
4339.2
|
|
|
242.4
|
1690.6
|
2406.2
|
|
450.5
|
1768.0
|
2120.7
|
2014
|
19933.310.
|
250.554
|
796.04
|
433.609
|
17874.941
|
578.166
|
13234.454
|
548.064
|
6150.792
|
|
对比
|
15594.11
|
250.554
|
796.04
|
191.209
|
16184.341
|
-1828.034
|
13234.454
|
97.564
|
4382.792
|
-2120.7
|
增幅
|
359.4%
|
|
|
78.9%
|
957.3%
|
-75.9%
|
|
21.7%
|
247.9%
|
|
1978年和2013年岳阳公路桥梁、隧道、渡口情况表
年份
|
公路桥梁
|
|
隧道
|
渡口
|
|
其中:永久性
|
机动渡口
|
座
|
延米
|
座
|
延米
|
米
|
处
|
处
|
处
|
1978年
|
564
|
13580
|
560
|
13462.6
|
|
|
6
|
4
|
2014年
|
2682
|
87192.04
|
2548
|
83560.54
|
3780
|
12
|
20
|
4
|
对比
|
2318
|
73612.04
|
1988
|
70097.94
|
3780
|
12
|
14
|
|
增幅
|
411.0%
|
542.1%
|
355%
|
520.7%
|
|
|
233.3%
|
|
三十六年来,岳阳公路通车里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的4339公里发展到2014年19933.310公里,增幅为359.4%。这说明了每百平方米的土地上,公路的密度增加了,也说明了公路网的深度加强了,公路的通行能力不断加大了。透过这些数据,我们看到:
三十六年来,等级公路比重明显增加。到2014年底岳阳市等级公路达19355.144公里,比1978年的1933公里增加了17422.144公里,增幅达到901%。其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从无到有分别为250.554公里和796.04公里。等级公路比重由1978年的44.55%增加到2014年的97%,增加52.45个百分点,全市公路网的技术等级结构日趋合理。在等级公路中二级以上公路940.310公里,目前,岳阳市通往外省及省际城市通道全部为高速公路,而连接岳阳地区各县(市)的通道也全部由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构成。公路的通行能力及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出行快捷程度和商品流通速度大大增强,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
三十六年来,公路路面等级大幅度提升。到2014年底,高级路面达13234.454公里,次高级路面548.064公里,高级和次高级路面比1978年的450.5公里增加13332.018公里,增幅达2959.3%。路面等级的提升,不仅改善了人民群众出行的舒适度,也让山水相连的岳阳公路叠障逸致,美丽和谐。
三十六年来,县乡公路发展尤其迅速。县乡公路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起着联系、保障农村经济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作用。从1978年和2014年统计的数据看,岳阳市县乡公路里程显著增加,在全市公路网中比重上升。从1978年到2014年三十六年间,岳阳市公路总里程从4339公里增加到19933.310公里,公路里程总量增加15594.11公里,而其中县乡公路由1978年的3488公里发展到2014年的7972.028公里(含村道),增加里程4484公里,占全市里程增加总量的22.5%。
三十六年来,公路桥隧构造物增加显著。岳阳地处洞庭湖畔,古称巴陵,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湘、资、沅、澧四水交汇于洞庭湖,北面与鄂、赣两省相连,地貌组合复杂,桥可以变天堑为通途,桥也是城市命脉之所系,一座桥可以激活一片区域,一座桥也可以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可以说岳阳经济的发展与桥紧密相连。洞庭湖大桥拉通湘北干线,一改 “湖阔水悠,两岸人愁”的局面;湘阴临资口大桥,一桥连三岸,带动了湖区经济的大发展;荆岳长江公路大桥,连接湖北、湖南两省,结束两岸人民千百年来隔江相望的历史……从1978年和2014年统计的数据看,岳阳的公路桥梁由1978年的564座、13580延米,增加到2014年2682座、87192.04延米;公路隧道更是从无到有,2014年底岳阳公路隧道增加到12处、3780米。桥梁和隧道让岳阳的公路跨水越山,天堑变为了人民群众致富的康庄大道。
三十六年来,岳阳的公路建设虽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公路的拥挤度也日益加剧,社会对公路里程增加程度和公路路况提高程度相对期望日益加高。这些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公路交通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加快其发展速度,为其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G106线姜源岭高架桥

山道弯弯——美丽的通乡公路

记忆中的岳阳北门渡口

夕阳中的洞庭湖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