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文化是本单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发展理念,集体认同和行为规范等要素的综合概括和表达。我的理解单位文化就是大家的共同价值取向,当然这种价值观必须是在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的具有单位自身特点,切合单位发展需要的主流的正确导向。平时我们讲管理理念,制度规范,廉政纪律,思想政治工作,固定的标志,甚至包括我们公司的企业徽标等等这些都是单位文化中的一部分,都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所以,文化建设一定是个广泛概念,而决不是一个泛泛而谈、虚无飘缈、可有可无的东西。
第一,我处单位文化发展的现状。
这些年来,我们在抓好单位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一直非常注重单位文化的培育,从文化建设的概念提出,到管理理念的完善和创新,从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到基层单位的构架形成;从“三观”的教育熏陶到核心价值观的提炼;甚至从满足于工资到位、社保交足的实际物质需求提升到今天的认同感、归宿感、获得感的高层次精神需求等。摊开时间脉络,从2008年的全处工作报告中提出直到今天,由量变到质变,由抽象到具体,一步步清晰。比如我们在职工队伍培育的文化上提出了“团结、奉献、服务、创新、学习”的10字要求,并不断渗透到机关和基层最后形成集体共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很好体现。全处文化建设不断地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在提升中创新,应该说,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
这些成绩和成果当然得益于全处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和认真践行。一方面,由陌生到熟悉,循序渐进。管理学家德鲁克就说过,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这是西方管理学的一个共识,但在我国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人们对物质的东西强调得多,对精神层面的要求相对强调得少。就我个人所了解的,除了央企和研究机构,真正谈文化建设的单位占比并不多,而且落实到执行层面的就更少。我们从文化建设概念提出来后,在完善和拓展方面一直没有松懈,会议上讲,报告中写,工作生活中体现,灌输和宣传从没有停止过。去年底,范主任到一个单位调研时还讲过:经济发展得再好,职工队伍没有抓好,松了,散了,发展了又有什么用呢?这就蕴含了一种文化的人本理念,如何在单位发展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职工群众利益优先的思维。另一方面,由理解到执行,环环相扣。文化建设提出之初,也许我们都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重视文化建设,做好本职工作不就行了吗?不仅是职工,就是在座的各位包括我自己都理解得不深不全,至少是片面的理解,而没有把它提升到单位全面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探究,但通过这些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文化内核的发展就是一个没有支柱的架构,在平常顺风顺水时不会出问题和故障,而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这种发展就会行不致远,行百步而常九十,因此,只有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与文化建设的软实力有机结合,单位发展才会克难攻坚,持续健康。远的不说,这次迎国检工作,时间跨度长,工程任务重,既有面上的又有点上的,如果没有一支敢打硬仗和恶仗的职工队伍,没有上下同心协力,就不会得到很好的检查评价,这就是靠大家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靠大家的团结精神和创新意识。第三,由抽象到具体,螺旋上升。单位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广泛,大至核心理念,小到具体标识,既有物质层面的又有精神层面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又有行为层面的;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必须紧密衔接,相得益彰,并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检验和完善,使之不断提高和升华,呈现螺旋式发展路径。
第二,单位文化建设的作用。
单位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就好比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于助推经济发展,稳定职工队伍,形成凝心聚力,和谐共进的合力,为单位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催化剂和润滑剂作用。
文化建设是一种特殊的“助剂”,就像我们工程施工中的凝剂,它能够把事业发展与人的发展高度统一起来,在单位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催化和润滑剂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文化为桥梁纽带,把政治教育,制度纪律和激励约束等多种机制融于一体,不断将核心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功能效用。近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不仅补足交齐了社保和住房公积金,而且还投入400余万元整修改造3个职工小区院落,改善了工作和生活环境,不仅提升了单位形象,而且增强了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归宿感,从而不断激发职工的工作新动力。
(二)充分认识单位文化建设导向和激励作用。
这些年来抓单位文化建设,特别是“五种精神”的培育,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就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对于稳定职工队伍,保证管理顺畅,提高管理效益等效果明显。仅从管理上讲,原来制度相对比较健全,甚至包括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规定要求,但没有文化的引导,有些制度就不会发挥作用,或束之高阁,或沦为摆设,有的甚至明知有规定要求,但执行起来绕道跑偏。过去我们就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队伍择优,大宗材料采购等要求招标,但存在比例不高,落实不细,不彻底,流于形式。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得到彻底改观,凡属必须纳于招投标范围的一律实行公开竞标。仅今年,纪检就直接参与了全处大大小小15次公开招标,产生的效益也十分可观。同时,由于规范化管理后重新形成新的制度文化和廉洁文化,大大减轻了管理难度,把领导和管理人员从事务中逐步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抓大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
(三)充分认识单位文化建设对促进持续、可协调发展的保证作用
文化建设是一个单位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只有倡导好的文化建设氛围,我们就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内外兼修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境界和精神修养。同时,把职工利益和单位的发展紧密相联,使每个职工对单位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凝聚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激发工作热情,催生新的发展动力,为促进单位持续可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当然,文化建设非一日之功,非一蹴而就,道虽迩,不行不至。希望通过这次文化建设研讨,使我们单位文化建设得到更快的提升和推进,营造氛围,形成共识,为推动单位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