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路文化
 
八景深山有“闲人”
编稿时间: 2016-07-01 09:25 来源: 公建投办公室
 

初识韩少功是在2007年9月23日下午,韩少功专题报告会“市民大课堂--文学与人生”在湖南理工学院演播厅举行。报告会上,著名作家、海南省作协主席韩少功以“文学与人生”为主题,从“文学是国家振兴的重要方面” 、“文学是人生重要支点” 、“文学的得失和展望”三个方面畅谈了文学对国家、人生的重要作用及影响。

经过三个小时的路程,从出发时在车上疯狂的唱歌,到短暂的沉寂,再到看到沿途的美景的兴奋,那种感觉到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都还未曾消失。 我来到了韩少功归隐的地方--八景洞。

吃过中饭,短暂的休息以后,我们在韩少功先生的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韩少功的隐舍,铁门进去是一条干净的石板路,路的两边是菜园子和竹林,菜园子里的白菜绿油油的一片,还有一些萝卜。一个小转弯之后,一片小桔园映入眼帘,树上还有一些青的、黄的和褐色的桔子。桔园的边上红砖瓦盖的两层小楼房出现在眼前。室内的陈设很简朴,很原始,木质的桌椅,简单的装修,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他的长篇散文集《山南水北》出版之前,他在八景洞隐居了六年。据韩少功先生的老师介绍,这6年来,韩少功半年住在城市,半年住在农村。吃自己种的青菜,自己养的家禽,山泉水,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山南水北》是一本跨文体的长篇散文,可能也杂有小说因素,这本书记录了他6年来山村生活的某些感受、想象和思考。该书由99篇文章组成,配有大量韩少功农村生活的照片。在春风书店,我们看到了韩少功的一些作品,《山南水北》、《马桥词典》等等,数量不多的几本,都有韩少功的亲笔签名。出了书店,每个人手上都多了样东西,不一定是为了追星,而是单纯的喜欢这些作品。

韩少功还在书中记了一本明细账,列出自己2004年度收成的蔬菜,其中包括豆角、辣椒、苦瓜、玉米、冬瓜、南瓜、黄瓜等等,重量精确到零点几公斤,并注明还不包括一些小批量的收成。

回到家之后,再次捧读《山南水北》,回味八景那悠远的山,那别致的景,那沁人的水,不难体会到韩少功文字中的情。对于城市来说,八景是从容的,一种阅尽人间风尘的悠闲,正是这种闲暇,这种闲情逸致,韩少功收获了瓜,收获了果,收获了来自乡土的醉意,也为他笔下的八景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乡情。

深山里的八景,乡土中国的气息打动了我,于文字,于风景,于心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