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古往今来,凡能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人生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其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其二;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第二种境界是指一个人在认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之后,刻苦读书学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拼搏,即使衣带宽了,人渐瘦了,也始终不后悔。
岳阳市公路物资供应站工会主席方欣来,目前正处王国维所说人生第二种境界。
方欣来,女,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一位在公路战线学习、工作、奋斗了二十多年的普通女性,她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之余,还在文学王国里,默默耕耘,辛勤创作。她对文学的痴迷与执着,恰好可以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当然这里的“伊”,特指她在文学领域的迷恋。方欣来在单位主管工会,分管宣传、计生、老干以及办公室等工作,本职工作本来就已琐碎忧烦,千头万绪,但是,她对文学的热爱从未因单位工作的缠绕而削减乃至抛弃。
文学之梦,真可谓让人欢喜让人忧,方欣来与文学结缘,要追溯到她的初中时代。1986年初中时期的她,在湖南著名省级刊物《初中生》发表处女作《孤老不孤》。当时她的年龄不到14岁,略显稚嫩的她,思想虽然简单青涩,但初生牛犊不怕虎,追逐人生梦想的目标在这时已具雏形。“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理想的实现对于方欣来说,虽然遥远渺茫,但她已做好为之求索付出的准备。这时的方欣来,应该归于王国维所说的第一种人生境界。自那时起,她似乎就已经坚定了自己文学梦。之后,招工招干、结婚生子等人生历炼,曾一度使她有过放弃文学追求的彷徨与游移。然而,世事造人,除了八小时工作、打理好家庭、教育好儿子之外,还有一些可供利用的时间。尤其是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当下,急功近利、迷茫浮躁,业余时间打牌、唱歌、跳舞,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无所事事的常态,这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乏味无聊之外,已然了无情趣。在她看来,人的精神必然需要一种依托,人的灵魂必须寻求一个载体。所以,搁笔10余年之后的2008年,方欣来重又拾起手中的笔,一头埋进方格里,为公路而歌,为公路人而歌。她的文字除了重点讴歌公路战线的人和事,还关注社会民生、体察生命形态等多个领域,她所创作的文学体裁涉及小说、诗歌和散文,近年来,方欣来的文学创作尤以诗歌见长。她的诗歌,灵动而不乏厚重,婉约而不失大气。多年来,她一路跋涉,苦苦耕耘,痴心寻觅,终在文学之梦的追逐旅途,多有斩获。《中国交通报》书香版块对她的作品集《夏花微微开》进行了推介,她个人也在《湖南工人报》、《湖南公路》、《齐鲁文学》、《诗洞庭》、《岳阳人民广播电台》、《岳阳文学》、《岳阳日报》、《长江信息报》等各类纸媒报刊发表小说、诗歌与散文百余篇。2015年出版散文诗歌作品集《夏花微微开》,纯诗歌集《时光微澜》即将出版(业已付梓)。与此同时,方欣来是岳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岳阳市诗歌学会会员。2017年3月18日,方欣来光荣当选为岳阳市岳阳楼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方欣来,一位充满理性、知性优雅、贤淑聪慧的美丽女人,她是我们岳阳公路战线上的美女作家,更是我们公路人的骄傲与楷模。长期以来,她笔耕不辍,艰辛相伴。奋力奔跑,且行且歌,只为追逐梦中那弯彩虹;心有所往,不舍昼夜,只为理想中的美丽风景。祝愿我们公路战线上的佼佼者,在人生理想的漫漫征途,彩虹引道,峰回路转,早日实现人生第三层境界——翻越十万大山之后,回眸一笑,忽然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即在眼前。那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